10月2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海淀区获悉,海淀区城管执法局执法一队近日针对北肿医院西门房车违法喷涂广告一事,开展了一场兼具“严格执法”与“温情服务”的治理行动。执法人员在依法查处违法占用公共空间、违规设置车身广告行为的同时,主动为当事人提供合法广告备案指引,最终推动涉事企业从“心存侥幸拒不整改”到“主动选择合规渠道投放”的转变。
据市民投诉,北肿医院西门停放一辆房车,房车车身被喷涂广告用于美发假发业务宣传,不仅占用公共空间,还造成周边交通拥堵,影响区域环境秩序。执法人员立即前往现场开展调查。
根据房车车身预留的联系方式,执法人员联系上当事人。面对当事人的疑虑,执法人员耐心沟通,向当事人讲明该行为违反了《北京市户外广告设施、牌匾标识和标语宣传品设置管理条例》的有关内容,除公共汽电车外,其他车辆禁止设置车身户外广告。随后,执法人员主动告知正确设置车身广告的备案流程与渠道,提供具体操作指引,为当事人指明合法设置车身广告的方向。同时,明确告知当事人限期整改要求,最大限度给予其改正空间。
然而,在执法人员多次催促整改后,当事人却心存侥幸,认为“执法人员不会太较真”,不仅未按要求整改,反而连夜将房车开走藏匿。为维护城市秩序,海淀区城管执法局执法一队联动综合调度科,通过调取周边监控录像,多方排查追踪房车去向,最终锁定车辆藏匿于河北省三河市。随即,执法人员通过非现场取证方式固定违法证据,并依法予以处理。
经过执法人员反复沟通,当事人深刻反思了自身行为,并在执法人员的指导下主动放弃违法宣传方式,选择与有备案资质的公交公司合作,通过合法渠道投放广告,实现了“从违法到合规”的转变。
“城市治理不在于‘管死’,而在于‘盘活’。”执法一队的执法人员表示,此次事件的处理,是从“管理”到“服务”的理念转变实践。这种“严格执法与温情服务”的平衡,正是实现城市“秩序与活力”“法理与情理”统一的关键,也为后续城市治理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